面积差不多的房子,装修效果也差不多,为什么别人能比自己省那么多钱?在家庭装修中,很多业主都有“价格=质量”这样的错误观念,其实,这种观念是片面的,只要稍微扭转一下,不仅能为自己省下不少钱,而且不会让装修的效果和品质受到丝毫影响。
施工前
要和公司约法三章
不久前某知名家居论坛进行了一次“说说你家的装修浪费有多少”的调查。结果显示,超过四成的网友认为家庭装修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工人乱用材料,导致很多毫无质量问题的油漆、木材、地板等无法再利用。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过这样的传闻,有些小的家装公司按照用材的数量计算人工费,有些不良公司为了多赚人工费,不惜把业主购买的木板都塞进吊顶里面。几年后,业主需要维修下水管道,掀开吊顶才发现真相。由此可见,网友们的意见还是有些道理的。
一位家装设计师告诉记者,如果材料管理得当,5万的装修预算,至少可以省下3000元,这主要得看业主懂不懂行,有没有时间在材料上精打细算,充分计划,在切割或者使用材料时注意节省。
记者点评:施工中怎么节约用材得看施工方的手段。同样面积的地面或墙壁,瓷砖铺贴得合理,确实可以省下不少钱。如果觉得拼拼凑凑太麻烦,业主可以事先和施工方商定,那些按面积计算费用的项目,比如刷乳胶漆,按照实际涂刷的面积来算钱,而不是按照用料多少来算钱,就可以迫使施工方节约用料。
买新品
请比流行慢上一拍
“我家的房子面积比朋友的还小,装修效果也差不多,为什么他能比我少花那么多钱?”刚刚忙完装修的齐先生郁闷不已。
很多家装公司的设计师都告诉记者,有些业主就跟电影《大腕》里说的那样——不买对的,只买贵的。不论是哪种材料,这些业主都倾向于选择牌子响亮的、广告出现频率高的以及所谓的最新产品,丝毫不考虑自家的设计风格是否适合选用这些材料。“一所100平方米的房子,选择不同的墙砖、地砖,差价可能达到上万元!”一位设计师说,买什么样的产品,这是业主的权利,可是,要是非和钱过不去,那就显得太傻了。事实上,普通品牌的高端产品同样有很高的性价比,新产品的性价比也不如经典产品高,性能也不如经典产品稳定。
点评:虽然现在的资讯传播很发达,但在装修行业,购买还是总比流行慢一步。家居厂家每次推出新款产品,不论是卫浴、瓷砖还是家具,在性能、色彩等要素上肯定有技术不成熟的地方,既然选择了奢华的家装风格,就应该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,等这些新产品接受实践验证以后再去购买,或者干脆购买经典产品,才是明智的选择。如果购买了售价不菲的新产品,用不了多久出了问题,即便厂商愿意免费维修,感觉也总会不舒服,还会耽误不少精力和时间。
今年9月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有关人士透露,我国每年由装修工程引发的浪费超过300亿元,建材选购是其中最大的一项。
想省钱
基础装修精打细算
家住郑州市西郊某家属院的陈女士又开始装修房子了。她说虽然是简装,可还是觉得有点浪费,因为房子是从亲戚手中买的,有些年头了,这次装修已经是第三次装修。
房龄不到十年的房子装修好几次,这在二手房交易频繁的郑州绝非新闻。前一次装修的哪些部位可以留用,又不影响这一次装修?水电线路需要全部重做吗?这些问题恐怕是很多业主,特别是二手房业主急于了解的。
点评:可以二次利用的基础装修都有哪些?很多家装公司对此都讳莫如深,因为节省下来的工程量很可能成为家装公司的利润来源。
即使家装公司不说,自己也可以想些办法。比如房子的门窗就可以重复利用,原来的门、窗都是做好门套、窗樘的,材料可能比新买的还要好,只是款式有些过时了,只需要进行重新上漆等简单处理,就可以让这些门窗恢复青春。如此一来,拆除的费用也省下了。
巧处理
多余材料网上售卖
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装修,没有太多的经验。于是,在工程即将结束时或者结束后,“我家的石膏板多出几块”、“电线多买了一盘”、“地板买少了,需要补货”……经常听到身边那些正在忙于装修的朋友发出这样的无奈感慨。
对于选择了“半包”模式(建材由业主自购,公司负责施工)的朋友,采购装修材料的确很麻烦,要和商家斗智斗勇、讨价还价,预估采购数量(工头开出的清单也未必精确),无论是买多还是买少,都是一种浪费。
记者一位同事正在忙于装修,为减少开支,他特意选择了在红星美凯龙郑州商场建材店开业的时机购买了地板,但是只比实际面积多买了1平方米。几天前,这位同事发现地板不够用了,不仅多跑了好几趟冤枉路,还因为所买的地板已经取消了促销价格,不得不多花钱补货。
点评: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多余材料的浪费?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在购买前精确计算所需的材料规格和数量了。不过,在家庭装修中,要想精确到没有任何浪费,那是很难做到的。即使是家装公司的预算员,也要在采购清单上注明“按实际计算”之类的字样,更不用说普通的包工头或业主本人了。
价格不菲的乳胶漆剩下一桶没用怎么办?如果还没有开封,转卖给他人,是一种省钱的好办法。如今,很多家居论坛上都有售卖多余建材的帖子,发帖者大多是刚结束装修的业主,发现买回家的电线、乳胶漆等剩余了,把信息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易,这种做法值得推荐和效仿。